发布时间:2012-10-19 15:10:26 点击次数:2049次 【返回】
一、产品简介
GT 灌注型建筑结构胶是针对加固工程施工中需要先焊接后粘结的施工工艺而开发的一种结构粘结材料,灌注型建筑结构胶分为两组份,分别称A组分与B组分。A组份呈深灰色粘稠液体,B组份呈黑色粘稠液体,配胶比例为A:B=3:1。GT灌注型建筑结构胶满足GB50367-2006中外粘钢/外粘型钢用胶粘剂用A级胶的性能标准指标。
二、技术特点
1、 材料本身固化强度高,能有效的保证钢板与混凝土联合工作;
2、 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能在钢板与混凝土预留的缝隙中很好的流动;
3、 能对被粘物表面很好的浸润,并能将裹入的气泡很快的排除;
4、 固化后收缩率小;
5、 具有一定的弹性。
三、应用领域
1、 混凝土构件、砖混构件外包钢加固灌注粘接材料、满足焊接后粘接的工艺要求;
2、 花岗石和磁砖贴面空鼓灌注粘贴;
3、 各种金属、木制品、瓷器、橡胶、玻璃和部分塑料的修补与粘结。
四、性能指标
WSJ 灌注型建筑结构胶性能指标
胶
体
性
能
|
抗拉强度(MPa)
|
≥30
|
粘
结
能
力
|
钢-钢拉剪强度标准值(MPa)
|
≥15
|
受拉弹模(GPa)
|
≥3.5
|
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kN/m)
|
≥16
|
||
抗压强度(MPa)
|
≥65
|
钢-钢粘结抗拉强度(MPa)
|
≥33
|
||
抗弯强度(MPa)
|
≥45,不呈脆性破坏
|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
|
≥2.5(混凝土破坏)
|
||
伸长率(%)
|
≥1.3
|
固体含量(%) |
≥99 |
注:老化性能:人工加速老化试验90d,其室温下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降低率不大于10%。
毒性检验:固化物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要求。
五、施工工具
1、混合容器——混合A、B两组份用。
2、搅拌器——电动搅拌器或其它棒材。
3、枇刀——刮胶用。
4、天平——计量胶用。
5、灌浆泵——灌注胶用
6、角向磨光机——钢板、混凝土表面打磨用
六、施工工艺
1、施工流程
准备工作→装配制作→被粘混凝土面和钢板表面处理→卸荷→灌注胶配制→灌注施工→固化→质量检查→防腐处理→交工验收
2、施工工序
(1)准备及装配制作工序 在基材混凝土和钢板面上放线钻孔。按设计要求将钢板弯曲成形、拼装、焊接、预埋胀栓或锚杆等。
(2)被粘混凝土面和钢板表面处理 : 对新混凝土粘合面在打磨、凿毛、测水平后,用钢丝刷扫除松散浮渣,再连接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对陈旧混凝土表面,采用混凝土平整机具(金刚石磨轮),除去2~3mm表层,直到完全暴露新面,然后按新混凝土表面处理即可。
(3)加固卸载:灌注粘钢前按设计施工图要求,对被加固构件进行卸荷。卸荷方法同粘钢加固卸荷一样进行即可。
(4)灌注胶配制:配制前先将A、B组分分别搅拌5 min左右,再按配比进行配制。对已配制好的原料(在清洁容器中),采用机械搅拌器按一定方向搅拌,直到均匀,搅拌时间3~5min,冬季5~10min即可使用。
(5)灌注施工:将已按设计图要求进行焊接和安装的加固钢板与混凝土构件固定。对容易流失胶粘剂的各个部位用WSS密封胶进行密封,以防止胶液流失和确保灌胶的密实度。
在封缝胶固化后,采取压力灌胶。一般选择压力为0.2~0.3MPa。由下向上压力灌注,通常在其上部设置排气孔。注胶口与排气口的距离一般从下向上每300~500mm一个,交叉分布。逐层注胶,以排气口出胶即可。应在一个注胶口注满后,立即用塞子封堵进胶口,使胶液不流失,再接通依次的注胶口,依次灌注,直到顶端排气孔溢胶,封堵后即告完成灌注。
对灌注胶液后的钢板,马上用小锤轻轻进行击打检查,对有空洞的部位进行压力灌注补胶,直到灌注密实为止。
(6)固化 :一般在常温下固化,25℃以上24h可固化,3天可承受荷载。若低于15℃则固化时间延长,固化期内不得发生任何松动。
(7)防腐处理与交工验收:在钢板表面涂刷ERC防腐涂料,如须批砂浆保护可在涂层上撒10-20目的石英砂粗化钢板表面。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于3天后可正式使用。